本研究拟通过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颈动脉内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2 排除标准 (1)昏迷持续超过4 h;(2)脑ct已显示小脑或脑干对应的低密度改变;(3)活动性内出血,已知出血性疾病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4)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00 mmhg以上,或舒张压120 mmhg以上。(5)多脏器功能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动脉组:先将注射用纤溶酶(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赛百)200 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然后将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博大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易达生)30 mg加入生理盐水60 ml,分别于病灶侧颈动脉内加压滴注,30滴/min,每日1次,连续7 d。静脉组:注射用纤溶酶200 u加入生理药水25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50滴/min,每日1次,共7 d。两组均给予阿斯匹林100 mg,每日顿服,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对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予以综合治疗。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20%甘露醇)治疗。 1.4 操作方法 患者肩上垫一薄枕仰卧,头部尽量后仰且偏向瘫痪侧,充分暴露病灶侧颈动脉。常规局部消毒,准备好输液装置,在密闭输液器内加压120 mmhg。术者右手持7号穿刺针,左手中、食指于环状软骨上缘触及颈动脉搏动后,固定于两指间,将针垂直刺入颈动脉,见有鲜红色血回流后滴注药液。 1.5 注意事项 ①正确选择穿刺点,严禁朝肺尖斜行进针,以防气胸发生。②注射过程中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减慢滴速后可自行消失;③滴注结束后,按压穿刺点10 min,以防局部出现血肿;④频繁咳嗽、血压过高、昏迷、躁动不安及穿刺部位感染者禁用此法。 1.6 监测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2 w后分别进行ess评分,adl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ess、adl评分,fib比较 两组治疗后e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动脉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两组治疗后fi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ess评分,adl评分,fib比较(略)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动脉组比较:2)p<0.05 2.2 不良反应 动脉组治疗期间出现轻微皮下血肿1例,经冷敷及对症处理后无不良后果。两组各出现1例皮疹,未经减药自行缓解。无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参考文献】 |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颈动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简介:
本研究拟通过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颈动脉内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72例颈动脉系统急性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