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全部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甘利欣加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保肝药加能量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HBV-M、HBV-DNA等。结果 两组间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0%和75%。SB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5%和7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HBeAg转阴7例(占35%),HBV-DNA转阴6例(占30%),和对照组(1例、0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近期疗效 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6月对门诊及住院慢性乙肝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其疗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西安会议标准),所有40例患者HBeAg和HBV-DNA均为阳性,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保肝药加能量合剂治疗共20例,其中轻度8例,中度9例,重度3例。治疗组用甘利欣加苦参素注射液(正大天晴生产)共20例,其中轻度10例,中度8例,重度2例。均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分型差异无显著性。 1.2 观察方法 由专人每周2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HBV-M、HBV-DNA等。 1.3 疗效评定 以疗程结束时检测结果为标准。有效:疗效结束后自觉症状消失或好转,肝脾恢复正常呈稳定回缩,ALT、SB等下降50%以上,HBV-DNA转阴或病毒定量下降。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0%和75%。SB复常率分别为85%和7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治疗组HBeAg转阴7例(占35%),HBV-DNA转阴6例(占30%),与对照组(分别为1例、0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肝功恢复例数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HBeAg、HBV-DNA转阴例数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因此早治疗对减少或消除传染源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迄今为止无特殊疗法,国内外公认的有效药物干扰素,对HBeAg和HBV-DNA转阴率也仅为30%~50%,且由于价格昂贵及副作用大及远期疗效尚不满意应用受到限制。苦参素为中药苦参或苦琣豆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98%以上为氧化苦参碱,本组初步观察表明,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显著(P<0.05),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素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功能,如抗肿瘤、抗菌、抗寄生虫、抗炎、抗心律失常、消肿利尿、抗过敏和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作用[1]。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Th淋巴细胞功能,改善和纠正免疫紊乱状态,使免疫系统认识和清除病毒的能力增强有关[2]。从本文中可以总结出,苦参素疗效与干扰素相近,用药中未见不良反应且价格便宜,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疗效观察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全部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甘利欣加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保肝药加能量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