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 蛇毒血凝酶 英文通用名 Hemocoagulase 其他名称 蛇凝血素酶, 注射用血凝酶, 血凝酶, 立止拉血, 巴曲亭, 凝血酵素, 蝮蛇血凝酶, 蛇毒凝血酶, 蛇毒促凝血酶, 立芷雪,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素乐涓, 血速安, 速乐涓 英文其他名称 Reptilase, Haemocoagulase, Hemocoagulasum, Botropase, Heamocogulase Agkistrodon, Hemocoagulase For Injection, Hemocoagulase Atrox, Hemocoagulase Atrox for Injection, Haemocoagulase Atrox for Injection, Hemocoagulase Injection 功能/功效 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内、外、妇产、眼、耳鼻喉、口腔科疾病并发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用于消化道出血、血友病血肿、血小板减少.. 注意事项 1.禁忌症 (1)对本药或同类药物过敏者。(2)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宜使用。(3)本药虽无促进血栓形成的报道,为安全起见,有血栓或栓塞史者禁用。 2.慎用 (1)血栓高危人群(高龄、肥胖、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 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偶见过敏样反应。 2.本药超常规剂量5倍以上使用时,可引起凝血因子Ⅰ降低、血液粘滞度下降,因此对大剂量治疗尚有争议。 给药说明 1.本药注射剂每支含1克氏单位(Klobusitzky Unit,KU)的冻干粉,配备一支溶剂(1ml),溶解后可进一步稀释。 2.单位换算:1KU相当于0.04NIH凝血酶单位;1KU相当于0.3U的凝血酶;1巴曲酶单位(BU)相当于0.17NIH凝血酶..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一次1-2KU,一日1-2次。 ·静脉注射 1.一般出血:1-2KU。 2.紧急出血:立即静脉注射0.25-0.5KU,同时肌内注射1KU。 3.各类外科手术:手术前晚肌内注射1KU,术前1小时..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1KU。 贮法:避光、冷暗处保存。 禁忌 (1)对本药或同类药物过敏者。(2)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宜使用。(3)本药虽无促进血栓形成的报道,为安全起见,有血栓或栓塞史者禁用。
产品名称 |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
英文名称 |
Hemocoagulase Injection |
商品名 |
速乐涓 |
产品分类 |
血液系统用药\促凝血药\凝血因子类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0895 |
原文号 |
|
产品剂型 |
注射液 |
产品规格 |
1ml:1U |
包装规格 |
2支/盒,12支/盒 |
生产企业 |
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 |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2月住院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共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并胃管内注入冷盐水5 ml+凝血酶250 U,q8h,直至出血停止。观察组则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0.3 U,iv,1次/d,同时胃管内注入冷盐水5 ml+蛇毒血凝酶注射液0.3 U,1次/d,直至消化道出血停止。3天后判断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停止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病,也常是新生儿危重疾病的严重合并症,临床上以急性呕血或便血为主要表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影响患儿的消化道进食,重者可能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药物很多,疗效参差不齐。自2006年起,我科采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商品名速乐涓,兆科药业有限公司)治疗61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2006年8月~2008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共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早产儿41例,足月儿10例,过期产儿10例;入院日龄30 min~24 h 17例,~3 d 32例,~7 d 10例,~14 d 2例;合并症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2例,颅内出血17例,合并感染8例,原因不明4例;有窒息史者38例;上消化道出血43例,下消化道出血18例;血小板或凝血四项检查异常者33例。所有患儿除原发病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拒乳、烦躁,进行性面色苍白,按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性别、脑龄、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积极综合治疗原发病,抗感染,纠正缺氧缺血酸中毒,出血多者或血小板异常者给以输同型新鲜血浆10~20 ml/kg,上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冷盐水洗胃,禁食;下消化道出血量多伴腹胀者给予胃肠减压,禁食,同时给予静脉应用VitK 11 mg/kg,1次/d,连用3 d。对照组并胃管内注入冷盐水+凝血酶250 u;观察组则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蛇毒血凝酶注射液0.3 u,iv,1次/d。上消化道出血者同时胃管内注入冷盐水5 ml+蛇毒血凝酶注射液0.3 U,1次/d,直至出血停止,3 d后判断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以下情况可认为消化道出血停止: ①胃管内抽胃液无血; ②无呕血或便血,同时,大便潜血阴性。显效:48 h内,消化道出血停止;有效:72 h内,呕血次数明显减少,或仅有少许血便;无效:治疗满72 h,呕血、血便均未减轻或加重。 1.4检验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u=2.16,P<0.05),治疗结果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n(%)] 两组比较,P<0.05 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的平均时间:观察组(34.3±16.7) h;对照组为(54.3±29.3) h,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严重创伤或严重疾病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的急性表浅性糜烂、坏死、溃疡和出血。其主要发病机理为在应激状态时: (1)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缺氧性缺血而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进一步损伤消化道黏膜, (2)缺氧缺血时粘液代谢障碍,胃黏膜屏障破坏, (3)在应激反应时,血管运动肠多肽,肾上腺激素等使肠黏膜,黏膜下层血流缓慢,毛细血管阻力增加,发生动静脉短路,也促使肠黏膜缺血坏死[1],临床上的早产儿出血不易控制多见,与早产儿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发育不完善,且有多种凝血因子生理性功能低下,血小板数量虽与成人相同,但功能稍差有关。新生儿消化道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且影响早期肠内营养的进行,长时间禁食可造成消化道黏膜刷状萎缩,不利于消化道的成熟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加新生儿喂养困难、新生儿胆汁淤积的发生率,因此早期控制出血,恢复肠内营养有重要意义[2]。 蛇毒血凝酶是从蝰蛇毒中提取的蛇毒血凝酶,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出包括PF3在内的一系列凝血因子,特别是能促纤维蛋白原降解成纤维蛋白单体,PF3又可在出血部位激活止血的类凝血激酶的作用,加速凝血酶的形成,促进凝血过程[3]。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可静脉或局部用药,起效迅速,作用强大,注射后5~20 min起效,可使健康成年人出血时间缩短1/2或1/3,且止血功能维持2~3 d。蛇毒血凝酶注射液仅具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因此使用无血栓形成危险。应注意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在小剂量时有止血作用,大剂量(50~100) U/次时能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而使血液粘度和凝血性下降,有抗凝作用,因此用药时要注意不能超量。通过临床应用,我们体会到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用于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给药方便,药效发生速度快,疗效好,作用时间长,并可重复使用,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