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药品说明书与价格首页 >> 糖尿病 >> Ⅰ型糖尿病 >> 药物临床研究及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2010-06-28 12:16:03  作者:新特药房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37  文字大小:【】【】【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弥可保片和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临床观察范围的糖尿病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通心络组和中西医结合 ...

 【摘要】  目的 观察弥可保片和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临床观察范围的糖尿病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通心络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予以弥可保片500μg,3次/d,口服;通心络组予以通心络胶囊4粒,3次/d,口服;中西医结合组为弥可保片与通心络胶囊同时口服。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均观察1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治疗后积分减少为优)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及三组临床疗效有否差异。结果 (1)中西医结合组和通心络组积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 P<0.05);(2)中西医结合组和通心络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45.8% )(分别为P<0.01, P<0.05);(3)中西医结合组积分变化和总有效率虽优于通心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中药通心络胶囊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肯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许多报导报道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本篇就通心络胶囊和弥可保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条件:(1)确诊为糖尿病并排除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外的其他末梢神经损害,具备下列三项中的至少两项:①双侧趾尖及足底麻痹或疼痛或感觉异常。②双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③双侧内踝震动觉减退或消失。(2)胫神经或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伴或不伴单一神经病变。

    1.2  一般资料  将所选68例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35~71岁,平均(56.8±9.6)岁, 糖尿病病程1.5~14年,平均(6.5±2.5)年, 周围神经病变6个月~10年,平均(4.0±2.2)年;通心络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0~69岁,糖尿病病程1.0~12年,平均(7.2±2.8)年, 周围神经病变6个月~9年,平均(4.2±2.5)年;中西医结合组24例,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37~68岁,平均(54.6±8.8)岁, 糖尿病病程1.0~13年,平均(7.5±3.6)年, 周围神经病变5个月~8年, 平均(4.4±2.6)年。三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无肝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及急性脑血管意外或中风后遗症。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压药物不选用钙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对周围血管影响较大的药物。开始治疗前使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0±2.6)mmol/L ,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0±4.0)mmol/L 。对照组予以弥可保片500μg ,3次/d,口服;通心络组予以通心络胶囊4粒,3次/d,口服;中西医结合组为弥可保片与通心络胶囊同时口服。观察期间注意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或用量。

    1.4  观察项目  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三组一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治疗后积分减少为优)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积分变化以治疗前后积分差表示,比较三组积分变化差异有无显著性。

    积分标准:足部感觉异常、疼痛及单神经痛或感觉异常按无、轻、中、重各积0、1、2、3分;双跟腱反射按正常、减弱、消失各积0、1、2、3分;双足踝震动觉以128Hz音叉检查,持续10s以上为正常,积0分,持续5~10s积1分,持续5s以下积2分;痛温觉减退、消失各积1、2分。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积分减少46.7%以上,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积分减少17.7%~46.7% ,神经传导速度增加3~5m/s;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积分减少不足17.7% ,神经传导速度无增加或增加不到3m/s。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样本均数间的差异用方差分析,均数的比较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有意义。

    2  结果

    (1)中西医结合组和通心络组积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 P<0.05);中西医结合组积分变化虽优于通心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2)中西医结合组和通心络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45.8% )(分别为P<0.01, 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虽优于通心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中药通心络胶囊在其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肯定。表1  三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通心络组比较,△P>0.05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通心络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微循环障碍及代谢障碍两个方面。根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统一机制学说:线粒体活性氧化基生成增加可能是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中心环节,引起糖尿病组织损伤的四条通路:多元醇旁路激活、蛋白质非酶糖化增加、PKC激活、己糖胺途径激活,其实质都是高糖诱导的超氧化物过表达的结果,高血糖是这一代谢障碍反应发生的始动因素,上述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损伤,微循环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与代谢障碍两者又互为因果,最终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祖国医学对DPN有不同的认识。DPN属于祖国医学之“痹证”、“血痹”、“痿证”、“络病”等范畴,为“消渴”之变证。消渴的主要病机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即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燥热内结,耗气伤营,营血亏虚,阴血不足,血行不畅;阴虚燥热,炼津成痰,痰淤互结,脉络淤滞。中医络病学说认为终致络虚失荣、络道阻滞、络脉损伤的病理改变,临床出现肢体麻痹、疼痛、感觉异常、肿胀发绀等症。通心络胶囊正是吴以岭教授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其方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降香、酸枣仁、冰片等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和营、化瘀搜风通络之功效。本篇重点观察了中药通心络胶囊和弥可保片治疗DPN的疗效,以所选病例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为观察对象,更具稳定性和客观性。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治疗DPN疗效肯定,亦证明了通络这一治则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络治疗糖尿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通络治疗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过氧化物,降低高血糖引起的氧化损伤[2,3],通心络胶囊具有降脂抗凝、增强纤溶活性、保持血管通畅,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解除血管痉挛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4]。通心络胶囊可能正是通过对糖尿病代谢和微循环障碍中多因素和环节的影响,起到对糖尿病微循环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普瑞巴林胶囊|LYRICA Capsules(Pregabalin)
LYRICA(普瑞巴林胶囊)
普瑞巴林胶囊LYRICA(PREGABALIN)
生精胶囊临床治疗不育症1645例疗效观察
速乐涓(蛇毒血凝酶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苦参素注射液与利肝隆片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疗效观察
肝癌为何要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34例
生脉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最新文章

更多

· Jardiance(empagliflozi...
· 临床胰岛素制剂的发展及...
· 拜唐苹加罗格列酮联合NP...
· 普瑞博思辅助治疗糖尿病...
· 芪蛭降糖胶囊治疗早期糖...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治...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糖尿...
· 精细降糖治疗新策略:赖...
· 凯时与葛根素治疗糖尿病...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推荐文章

更多

· Jardiance(empagliflozi...
· 临床胰岛素制剂的发展及...
· 拜唐苹加罗格列酮联合NP...
· 普瑞博思辅助治疗糖尿病...
· 芪蛭降糖胶囊治疗早期糖...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治...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糖尿...
· 精细降糖治疗新策略:赖...
· 凯时与葛根素治疗糖尿病...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热点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