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人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00例,均为典型病例。患者按住院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42岁。入院时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且有典型肢端感觉异常,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有麻木、针刺感、灼热感、感觉迟钝,有时痛觉过敏,呈隐痛、刺痛、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病程从1周至3年时间不等,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两组病人均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或甲钴胺营养神经,中药改善循环,常规治疗方针相同。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50毫克,每日3次饭前口服,共4~1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别。 1.3疗效评价:按199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糖尿病诊断标准[1],确有糖尿病,具有典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进行症状及疗效评价。症状发生少于1个月,双下肢麻木为轻度+,症状发生1~3个月,双下肢麻木伴疼痛,为中度++,症状发生3个月以上,四肢麻木,疼痛不能耐受为重度+++。 1.4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控制,无四肢麻木或仅轻度双下肢感觉迟钝。显效:症状由四肢麻木、疼痛不能耐受,影响睡眠,+++转为仅双下肢麻木+或临床控制。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恢复平均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症状恢复平均时间15.87天,平均住院天数21.62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症状恢复平均时间22.62天,平均住院天数28.13天,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效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干扰神经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表现为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致多元醇旁路代谢旺盛,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浓度增高及肌醇浓度降低,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3],营养神经的小血管动脉硬化可能是单一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此外遗传背景可能是神经病变易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阶段性脱髓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特点是感觉神经受累较早,以肢体末端疼痛、麻木为突出临床表现。而依帕司他片(唐林)是一种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依帕他片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动物实验表明依帕司他片可显著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红细胞、视网膜中山梨醇的累积,提高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自主神经机能;在神经形态学上,依帕司他可改善轴突流异常,增加其坐骨神经中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髓鞘厚度,轴突面积,轴突圆柱率;另外,依帕司他也可改善模型动物坐骨神经的血流并使其肌醇含量回升。健康成年人口服依帕司他片50毫克,1小时后达血浓度峰值(3.9ug/ml),动物实验证实本品主要分布消化道,肝脏及肾脏,24小时后约有8%经尿道排除,80%左右是由粪便排出体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虽很少导致死亡,但其症状体征重,严重时疼痛不能耐受,可影响睡眠,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不恰当治疗可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而依帕司他做为唯一的可逆性醛糖还原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和常规治疗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病人痛苦,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例疗效观察简介: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可高达25%~90%,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通常为对称性,多发性病变,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常见症状 ... 责任编辑:admin |
最新文章更多
推荐文章更多
热点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