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周剂量艾恒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18例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周剂量艾恒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 卡培他滨1250ms/(m·d)分两次El服,第1~14天,艾恒60 ms/m静脉滴入第1,8,15天。 结果 18例中cR2例,PR7例,总有效率( ...
摘要: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周剂量艾恒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 卡培他滨1250ms/(m·d)分两次El服,第1~14天,艾恒60 ms/m静脉滴入第1,8,15天。 结果 18例中cR2例,PR7例,总有效率(cR+PR)为50%,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感觉性神经毒性,药物热,El腔黏膜炎,腹泻,手足综合症。 结论卡培他滨联合艾恒方案对晚期大肠癌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晚期大肠癌;卡培他滨;艾恒:周剂量 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转移的大肠癌,宜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于2003年03—11月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周剂量艾恒治疗大肠癌18例,取得较好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为晚期大肠癌住院病人,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治疗前有客观观察指标,近1月内末接受其他药物化疗,近1个月内无放疗史,KPS评分均大于6O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年龄31~75岁,中位年龄61岁,男13例,女5例。治疗史:初治7例,复治11例,经手术治疗10例,有化疗史6例,无化疗史12例,有放疗史2例(骨转移行放疗1例)。发病部位:直肠癌11例,结肠癌7例。病理分型:乳头状腺癌1例,管状腺癌9例(其中 低分化腺癌6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1例,小细胞癌1例,鳞癌3例。转移部位:肝脏10例,肺脏3例,腹腔淋巴结8例,卵巢1例,脑1例,骨2例,浅表淋巴结8例。分期:Ⅲ期4例,Ⅳ期14例。 1.2 治疗方法 卡培他滨1250mg/(m2·d)第1~14天分为早晚两次等量口服,艾恒60mg/m2+5%GS静滴2h,第1,8,15天,4周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若无严重不良反应,最多可治疗6周期,治疗前预防性使用凯特瑞止吐,静滴艾恒当天忌食冷饮冷食,禁用冰水冷水漱口,躯体保暖,部分患者在化疗后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白细胞下降。 1.3 评定标准 全部病例治疗前均全面检查,体检,肝。肾功能检测,血清肿瘤指标,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或腹CT,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2次。根据WHO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进展(PD),药物毒性按WHO标 准评定。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CR2例,PR7例,NC6例,PD3例,总有效率(RR)50%。 2.2 毒副反应毒副反应轻微,见表1。
3 讨论 卡培他滨是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活性的口服细胞毒制剂。加拿大、欧洲与澳大利亚21个研究中心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单药治疗大肠癌的有效率为21%~24%。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于1997年6月起进行乐沙定(奥沙利铂)的多中心II期随机临床试验,收治114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单药有效率为13.9%。艾恒是国产的奥沙利铂,为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希罗达+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率达55%。本组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周剂量艾恒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为50%,疗效与国内外报道相近,本方案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毒副反应主要为I~Ⅱ级,按发生率顺序排列:恶心呕吐,感觉性神经毒性,药源性发热,腹泻,手足综合症,口腔黏膜炎。末见Ⅲ级或Ⅲ级以上毒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中手足综合症的发生率较少。我们观察到艾恒的不良反应——药源性发热:1)多发生于静滴艾恒时或静滴结束后不久,寒冷季节易发;2)可表现为低热,个别病人高热伴寒颤;3)无喉头痉挛,胸闷憋气等呼吸困难表现;4)未经处理发热可在48 h内自行消失;5)有的病人下次应用艾恒时再次出 现发热,表现雷同。根据以上特点考虑为药源性发热而非过敏反应,原因可能与艾恒制剂纯度与个体差异有关,我们无一例因药物热终止艾恒化疗。对于曾因艾恒发热的病人可在化疗前服用百服宁或者消炎痛1片,若化疗时高热寒战酌情加服半片或1片,温水擦洗皮肤,密切观察。
范益松 ,陈颖波 1.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