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培林联合白介素-2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简介:
导读:沙培林联合白介素-2两种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胸腔注射药物,二者联合应用比单用疗效好。结果显示有效率为85.7%,且完全缓解率较高(50.O%),二者联合应用未见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 ...
导读:沙培林联合白介素-2两种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胸腔注射药物,二者联合应用比单用疗效好。结果显示有效率为85.7%,且完全缓解率较高(50.O%),二者联合应用未见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恶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液)是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胸液生长迅速,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甚至生命,故控制胸液对患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应用沙培林联合白介素-2对26例肺癌胸液患者作胸腔内注射,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本组26例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39—70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有胸液体征,胸部x线和B超均证实有中到大量的胸腔积液,诊断均经胸液病理检查证实。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B组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胸液量见表1
1.2方法①所有患者B超定位明确胸水后,行单腔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确保引流通畅情况下若每日引流量<10orIll即可注入药物。②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药物治疗。A组:14例,用山东鲁抗医药集团鲁亚有限公司生产的沙培林治疗(需青霉素皮试阴性者)及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白介素-2(1L-2)治疗,沙培林胸内注射首剂5KE,次,以后每次均为10KE,3次/周;白介素100万u/次,3次/周;每次胸腔内注入沙培林后第2天再给予白介素,疗程为1—2周。B组:12例,单用和A组同产地的白介素-2(IL-2)治疗,用法、剂量及疗程同A组。所有患者注射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n1g胸内注射及消炎痛栓100mg肛塞。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变换体位,使药物分布均匀。③疗效判断: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胸部x线和B超检查。a.完全缓解(ca):治疗后胸水完全吸收,症状消失,胸部x线和B超未见胸水或仅留少量胸水分隔,维持4周以上;b.部分缓解(PR):治疗后胸水吸收1/2以上;C.无效(NC):治疗后胸水仍继续产生,减少不足1/2,症状无改善,4周内仍需再次抽液者。其中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观察例数×10o%,完全缓解率=CR例数/观察病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疗效比较用Krusal-wollis检验;不良反应的比较用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比较A组有效率为85.7%,B组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完全缓解率优于B组,见表2。
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胸腔注射药物后出现了发热、胸痛、消化道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发热、轻微胸痛者给予消炎痛栓剂或少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疼痛剧烈者给予强痛定治疗,一般1~3d症状均可缓解;无明显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害。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n(%)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现后患者预后较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胸水生长,对于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至关重要。而治疗关键是能否彻底引流胸水和注入的药物能否控制胸水。我们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免疫生物制剂和抗肿瘤药物,能有效减少和阻止胸液的生成,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沙培林是经青霉素处理的A群溶血性链球菌的冷冻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是:①直接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大量纤维蛋白渗出,使胸膜纤维化,发生粘连。②能破坏肿瘤的RNA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③通过宿主免疫系统而起抗癌作用。而重组人IL-2是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参与下,T细胞受植物血凝素、刀豆素或抗原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其作用机制为:a.促进T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b.促进淋巴因子的分泌。c.刺激自然杀伤(NK)细胞的增殖并增强其杀伤活性。d.产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作用。e.刺激B细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有文献报道沙培林治疗恶性胸液疗效为90%左右,IL-2胸腔应用临床有效率在90%左右,,但实际单用白介素治疗有效率低于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沙培林与白介素交叉胸腔内注射治疗,疗效明显。结果显示二者联用发生发热、胸痛反应较明显,但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以上两种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胸腔注射药物,二者联合应用比单用疗效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率为85.7%,且完全缓解率较高(50.O%),二者联合应用未见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