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正 郎改玲 宋红芳
(山西省陵川县人民医院山西 陵川 048300)
摘 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早期应用α- 2b 干扰素对各种症状恢复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分别于发病5d 以内与5d 以后肌肉注射α-2b 干扰素,每次50 万单位~150 万单位,每天1 次,应用3d~5d。结果:对发病5d 以内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均优于5d 以后的应用干扰素治疗结果。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EEG) α-2b 干扰素
于1999 年7 月~2000 年10 月共收治病毒性脑炎33 例,并对其进行了临床分析,提示早期应用干扰素可以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 例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男21 例,女12 例。年龄7 月~13 岁,平均6.7
岁。
1.2 临床症状 33 例均呈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其中9 例伴有惊厥发作,15 例伴有意识障碍(Glasgo 评分
≤9 分),21 例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1.3 实验室检查 腰穿23 例,14 例脑脊液检查异常。所有数据见表1。
表1 AB 二组各种症状及各种类型EEG 所含例数 (例)
症 状 A组 B 组 总计
发 热 16 17 33
脑 抽 搐 4 5 9
电 颅高压症状 13 8 21
图 意识障碍 7 8 15
重度异常 3 3 6
中度异常 9 10 19
轻度异常 2 1 3
正 常 2 3 5
1.4 方法 应用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安福隆(基因工程α-2b 干扰素),臀部肌肉注射,7 月~2 岁每次50 万单位,3 岁~6 岁每次100 万单位,7 岁~13 岁每次150 万单位,1 次/d,应用3d~5d。A 组16例,发病3d~5d 内应用干扰素;B 组17 例,发病6d~10d 应用干扰素。同时静点阿昔洛韦、抗生素,并予以止痉、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二组治疗结果见表2、表3。
表2 治疗后症状恢复时间(天)
症状 A 组 B组
发热 3.5 4.3
抽搐 2.3 3.5
颅高压症状 3.2 3.5
意识障碍 3.3 3.4
表3 复查脑电图后二组病例各种类型EEG 所占比例(%)
症状 A组 B组
重度异常 0.0 0.0
中度异常 12.4 17.2
轻度异常 31.3 36.4
正 常 56.3 46.4
由表可见,A 组在缩短热程、缩短颅高压及意识恢复所需时间,明显优于B 组。二组比较差异显著(t=3.436 p< 0.01)脑电图恢复正常所占比例,A 组也高于B 组。二组比较差异显著(t=5.498 p< 0.01)。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累及神经细胞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脱失,形成大小不等的软化坏死病灶,而遗留惊厥、瘫痪、智力低下、精神行为改变等后遗症。所以,早期有效地控制病毒感染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病毒性脑炎包括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侵犯和感染后变态反应两类,本文分析的病例均为急性起病,伴中—高热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症,均为病毒直接侵犯神经系统所致。这样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干扰素在疾病中的抗病毒作用。
目前研究证实,干扰素的抗病毒谱广,几乎所有已知的病毒均能被干扰素所抑制。当病毒大量复制引发细胞免疫应答时,干扰素发挥作用,但当病毒DNA 已整合到完整的细胞中时,干扰素不能发挥其抗病毒作用。
本文比较了33 例病毒性脑炎在发病的不同时间应用干扰素的疗效观察,发现早期应用干扰素,尤其发病3d~5d 内用足量有效的干扰素治疗,以缩短热程、缩短颅内高压及意识恢复所需时间等方面,以及提高EEG 恢复正常的比例方面,均不同程度优于5d 后才应用干扰素的病例。所以对于病毒性脑炎建议早期(3d~5d 内)应用干扰素治疗。但本文未做病人出院后的长期随访,对于早期应用干扰素治疗的长期影响未做
观察。本组病例在应用干扰素期间,未发现过敏、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
__